記者鍾志鵬/臺北報導
知名的精神科醫師鄧惠文,一直以來以溫暖的文字,撫慰無數陷在情緒中的男男女女。現在也包括小孩。在她的繪本《我不想說對不起: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》一書中,鄧惠文提到,不願意說對不起的人,都認為「說對不起代表我錯了,我錯了,代表我不值得你愛。」可是,被別人傷到的時候,又希望對方說對不起,才能確認對方重視我。如果能思考這一點,說不出「對不起」的抗拒,就有鬆綁的機會,我們可以在充分的支持下,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三采出版提供+翻攝自鄧惠文臉書)
對不起是三個有魔法的字 有修復關係的能力
繪本開頭這樣描述……這一天,一開始愛麗是非常開心的,她想找爸爸帶她出去玩,可是爸爸並不想帶愛麗出去,在拉扯中爸爸的咖啡灑了,於是爸爸堅持要愛麗說對不起。爸爸希望愛麗藉由認錯,避免這種危險的行為,但是愛麗不願意。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說,孩子在想什麼?孩子的感受往往超乎大人的想像,但是孩子沒有辦法用太多語言爬梳自己的感受,所以常常被忽略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三采出版提供)
我自己的童年 很多時候在感覺上是孤單的
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繪本中繼續說,我自己的童年,很多時候在感覺上是孤單的,並不是因為大人沒有照顧我,而是心中有太多感受無法被了解。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長大的?我和工作上以及家中小朋友相處時,發現他們從兩三歲開始就可以談感受的。很小的時候,她們表達的很有限,但假以時日,感受中常被關注和討論的部分,他們就會愈來愈清楚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翻攝自鄧惠文臉書)
兩個人心都破了一個洞 一句對不起可修補關係
不過,要能陪伴孩子覺察情緒,爸媽得先覺察自己的情緒。孩子意見不同時,爸媽自己的感受如何呢?在繪本裡,爸爸生氣而等著愛麗說對不起的時候,爸爸和愛麗的影子,心都破了一個洞。影子爸爸向影子愛麗伸手,索討一個可以填補缺口的道歉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三采出版提供)
需要別人說對不起的時候 內心是受傷缺口的
鄧惠文醫師說:需要別人說對不起的時候,內心是受傷缺口的。孩子或大人之間,都是如此。無法修復關係,是因為看不懂自己或別人的心的破洞。如果爸爸跟女兒是兩個相愛但是個性固執的人,爭吵時就需要媽媽來幫忙。各位媽媽讀者可能會說,媽媽的責任也太重了吧!一邊寫的時候,我也是這樣喊了好幾次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翻攝自鄧惠文臉書)
別讓情緒贏了理智 心的破洞要靠心的承載力修補
但事實不就常是如此嗎?不得不出門一下,老公就跟孩子鬧得不可開交,媽媽們怎麼想?坦白說我第一是想罵人,「難道你就沒有更好的方式帶小孩嗎?」這種話一出口,原本只是父女之爭,就會變成全家大亂。所以媽媽只能冷靜再冷靜!媽媽自己的感覺也需要被照顧呢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三采出版提供)
我自己的經驗是,出門時孩子有問題,我會感到愧疚,愧疚造成壓力,壓力太大時,就會需要排除,需要確認「不是我的錯」,這時就會很想責怪別人。這種狀況下,媽媽的心也是破了一個洞。一家三口心都破洞了,誰能著手修補呢?那就要靠心理承載力了。
不被自己的愧疚感淹沒 不為了排除壓力給出更多的責怪
不被自己的愧疚感淹沒,不為了排除壓力給出更多的責怪,願意提供一個「大人般」的承載力。每個家都需要至少一個這樣的人。試著同理孩子的感覺,為了孩子的難過而感到難過,所以媽媽說:「對不起,我沒有辦法幫你跟爸爸和好。」大家都等著一句對不起來填補心的破洞時,就由媽媽先給吧!當孩子注意到媽媽為了她和爸爸說「對不起」時,「對不起」就有了不同的意義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翻攝自鄧惠文臉書)
我們可以在充分的支持下 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
鄧惠文強調,不願意說對不起的人,都認為「說對不起代表我錯了,我錯了,代表我不值得你愛。」可是,被別人傷到的時候,又希望對方說對不起,才能確認對方重視我。如果能思考這一點,「對不起」連結的抗拒,就有鬆綁的機會,我們可以在充分的支持下,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翻攝自鄧惠文臉書)
鄧惠文 小檔案
精神科醫師/榮格分析師/作家/廣播主持人
從胡思亂想的女生變成精神科醫生,熱衷幽微心理多過科學藥理。長年以女性心身問題為主要關注,一度因主管認為「女人比較適合弄小孩」,接下沒人要看的兒童門診,充分見識小孩有多麻煩,私願鍊成大器之後有權脫離充滿尖叫、玩具和打結父母的診間。
曾修習醫療與性別研究碩士,瞭解最想做的事是對性別與文化敏感的心理治療。爾後負笈英國進修分析心理學與伴侶治療,沈潛無意識之旅,成為榮格分析師。
近年專職個人與伴侶分析治療,持續嘗試心理專業與大眾論述的去界橋接。未料成為母親,尖叫和玩具再度回歸,這回自身也是打結父母一員。期望與孩子共同成長,且以繪本共修。
著作:《婚內失戀:有婚無伴的人生,不奮鬥就等著變灰燼》、《愛情非童話:給妳的床邊故事》、《不夠好也可以》、《有你,更能做自己》、《學習。在一起的幸福》《非常關係2:直說無妨》、《別來無恙》、《非常關係》、《還想遇到我嗎》、《寂寞收據》、《解開愛情的鈕釦》
繪者簡介
錢茵 藝術工作者
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視覺藝術系,曾為多本童書繪圖,著有《娜娜的煎餅》、《娜娜的假期》、《芽芽搬新家》等繪本,作品被翻譯成幾國語言。並曾獲波隆那兒童國際書展台灣館版權推薦、「好書大家讀」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,入選「豐子愷 兒童圖畫書獎」。
▲在繪本中,鄧惠文說:我們可藉由「對不起」表達「我很在意你」。(圖/三采出版提供)
本文摘自三采出版之《我不想說對不起: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》
美債殖利率又飆,借錢給政低息府比炒股更賺?多檔個股落入空頭,「這類股低息」小心了 MR JAMIE 美股大贏家 About 撰文者畢低息德歐夫 +A -A 2018.10.12 瀏覽數:5523 美債殖利率又飆,借錢給政低息府比炒股更賺?多檔個股落入空頭,「這類股」低息小心了 週末有不少投資人過的不太安穩... 上星期三低息也就是10/3, 道瓊又創下歷史新高點26952。 怎麼才過了兩天低息,整個市場氣氛都變了?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全球風險資產的狂低息歡持續了好幾年, 美國的QE(量化寬鬆)政策與其他國家的跟進, 這讓各種資產都呈現了樂觀性的膨脹, 「低利率會永遠保持下去的。」 這幾乎成了過低息去8年多頭的萬靈丹! 但過去一個星期,債券殖利率動起來了, 這空方的回擊可不輕,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了3.23%, 而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息來到了3.40%。 什麼是美國低息公債?什麼又是公債殖利率? 讀者先不用感到陌生,(雖然低息台灣人對股市一向比債市熟悉的多) 美國公低息債顧名思義:你借錢給美國政府。 年期則代表你要借給美國政低息府幾年,例如:5、10、30年 而借給美國政府就代表:「無風險利率」。 至少過去到現在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, 美國你都信不過,那應該也沒什麼國家可以信的過了。 而殖利率就代表美低息國政府向你借錢的利率。 相信這樣就很低息好理解了... 換句話說,當美低息債殖利率走的越高, 對於股市的壓力低息就會越大, 為什麼? 舉例來低息說:當你「無風險利率有5%」, 那你投資股市一年難道賺3%會滿足嗎? 甚低息至5%好了...人家不用冒風險就有5%, 你在股市中認真老半天,還要扛比低息較大的風險, 竟然還輸給債券持有者。 股債兩者低息有許多的關聯, 而股市的預期報酬率,當然低息是建立在「打敗定存」的最低標上, 就像很多台股的存股族,常常低息也會鎖定股息殖利率有4%的股票上, 為什麼?因為銀低息行定存目前只有1%。 假如有天台灣的銀行定存有4%,那還需要存股嗎? 或者說定存概低息念股的標準要更嚴格, 例如每年都要配6%或7%? (當然!台灣沒有美國那麼好的經濟基本面,快速升息難度高) 在中國還在十一長假之時,美債市拋售潮湧現,(有人認為是中國對美低息國的報復,拋售美債?)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低息新2011年5月以來最高。 上圖為10年期美債低息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低息週五最高觸及3.42%, 不過相較於10年期美低息債,還算是稍微緩和一些。 上圖為30年期美低息債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應該問,為什麼才從歷史高點回低息檔兩天要恐慌? 週四道瓊低息下跌201點收在26627, 週五道瓊再跌180點收在26447。 總計兩天道瓊工業低息指數跌了1.87%。 相信這樣的幅度應該不足以驚慌失措才是, 關鍵是科技類股的低息那斯達克指數, 跌幅就不是這麼少了...兩個交易日跌掉3.1%。 假如你是ETF被動投資者,今年SPY報酬還有7.1%, 而代表那斯達克的QQQ今年報酬還有13.7%。 低息 圖片放大 是的,你沒看低息以來還有約14%的漲幅報酬。 不過淺碟型市場的台股就不太一樣了, 今年以來報酬低息率已經歸零, -1.2%已經讓許多投資人哭天搶地。 美債殖利率又飆,借錢給政低息府比炒股更賺?多檔個股落入空頭,「這類股低息」小心了 MR JAMIE 美股大贏家 About 撰文者畢低息德歐夫 +A -A 2018.10.12 瀏覽數:5523 美債殖利率又飆,借錢給政低息府比炒股更賺?多檔個股落入空頭,「這類股」低息小心了 週末有不少投資人過的不太安穩... 上星期三低息也就是10/3, 道瓊又創下歷史新高點26952。 怎麼才過了兩天低息,整個市場氣氛都變了?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全球風險資產的狂低息歡持續了好幾年, 美國的QE(量化寬鬆)政策與其他國家的跟進, 這讓各種資產都呈現了樂觀性的膨脹, 「低利率會永遠保持下去的。」 這幾乎成了過低息去8年多頭的萬靈丹! 但過去一個星期,債券殖利率動起來了, 這空方的回擊可不輕,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了3.23%, 而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息來到了3.40%。 什麼是美國低息公債?什麼又是公債殖利率? 讀者先不用感到陌生,(雖然低息台灣人對股市一向比債市熟悉的多) 美國公低息債顧名思義:你借錢給美國政府。 年期則代表你要借給美國政低息府幾年,例如:5、10、30年 而借給美國政府就代表:「無風險利率」。 至少過去到現在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, 美國你都信不過,那應該也沒什麼國家可以信的過了。 而殖利率就代表美低息國政府向你借錢的利率。 相信這樣就很低息好理解了... 換句話說,當美低息債殖利率走的越高, 對於股市的壓力低息就會越大, 為什麼? 舉例來低息說:當你「無風險利率有5%」, 那你投資股市一年難道賺3%會滿足嗎? 甚低息至5%好了...人家不用冒風險就有5%, 你在股市中認真老半天,還要扛比低息較大的風險, 竟然還輸給債券持有者。 股債兩者低息有許多的關聯, 而股市的預期報酬率,當然低息是建立在「打敗定存」的最低標上, 就像很多台股的存股族,常常低息也會鎖定股息殖利率有4%的股票上, 為什麼?因為銀低息行定存目前只有1%。 假如有天台灣的銀行定存有4%,那還需要存股嗎? 或者說定存概低息念股的標準要更嚴格, 例如每年都要配6%或7%? (當然!台灣沒有美國那麼好的經濟基本面,快速升息難度高) 在中國還在十一長假之時,美債市拋售潮湧現,(有人認為是中國對美低息國的報復,拋售美債?)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低息新2011年5月以來最高。 上圖為10年期美債低息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低息週五最高觸及3.42%, 不過相較於10年期美低息債,還算是稍微緩和一些。 上圖為30年期美低息債殖利率走勢圖 圖片放大 應該問,為什麼才從歷史高點回低息檔兩天要恐慌? 週四道瓊低息下跌201點收在26627, 週五道瓊再跌180點收在26447。 總計兩天道瓊工業低息指數跌了1.87%。 相信這樣的幅度應該不足以驚慌失措才是, 關鍵是科技類股的低息那斯達克指數, 跌幅就不是這麼少了...兩個交易日跌掉3.1%。 假如你是ETF被動投資者,今年SPY報酬還有7.1%, 而代表那斯達克的QQQ今年報酬還有13.7%。 低息 圖片放大 是的,你沒看低息以來還有約14%的漲幅報酬。 不過淺碟型市場的台股就不太一樣了, 今年以來報酬低息率已經歸零, -1.2%已經讓許多投資人哭天搶地。